聯署:對2010年度財政預算案的要求 提供充足社區照顧服務.改善婦女發展狀況
今天2010年2月24日,是財政司公布財政預算的日子,如同往年,今年的財政預算也是未能考慮婦女發展的需要。所以本聯席今年亦是以性別觀點檢視政府的財政預算,特別針對社區照顧服務需要與婦女發展的關係提出了訴求。
婦女照顧貢獻不獲回報,反受剝削
一般來說,很多人認為香港的性別平等現況已有改善,可是因為傳統男主外女主內的性別分工概念仍然影響著我們的社會,以致照顧家庭的責任仍然主要由婦女擔任,不論是全港八十萬家庭主婦及內外兼顧的雙職婦女,還是本地的家務助理及來自東南亞的外地傭工,每天也是無酬或低酬地堅負著照顧兒童﹑長者﹑殘障者的角色。各家庭以致各社區之所以仍然可以運作也是有賴婦女作為照顧者的貢獻。
可是婦女在這方面一直未能獲得社會確認及支援,政府不但不在這方面作出撥備,還不斷壓抑著婦女照顧責任的貢獻價值。例如婦女團體一直爭取的全民退休保障乃是因為婦女一直在照顧家庭方面作出貢獻,退休保障使婦女年長後退休生活也可以有物質支援,可是政府卻充耳不聞。又或是政府面對託兒服務需求時,只利用婦女義工方式擔任小朋友保母來回應育兒服務需要,這一來未能滿足需要,二來不撥備資源卻只要求婦女擔任義工,也是對婦女的一種剝削。還有將外傭剔除在最低工資保障範圍,壓抑著外傭工資的水平,亦是把家庭照顧工作的價值壓在其他工作之下。所以本聯席認為政府應提供足夠和有質素的社區照顧服務,因為這樣既可紓援有需要人士的服務需求、也可減輕婦女家庭照顧者的壓力和重擔、更可創造更多適合基層人士就業的崗位。
社區照顧服務種類
託兒服務
全港有約103萬名0-16歲的兒童。其中6歲以下的兒童人數為32萬人,而6歲至12歲的兒童為37萬。加上近年單親家庭數目增加,由2001年的5萬8千個增加至2006年7萬2千個,而其中女性單親家庭的數目佔80%,佔絕大多數的單親婦女更需要兒童托管服務。另外,據統計處的資料,2008年約有150萬人工人平均7天的工作時數為45-48小時,其次是67萬人平均工作時數為多於60小時或以上,即平均每星期工作6日每日10小時。父母為了生計又未獲政府的支援,便被迫獨留子女在家,容易發生意外。現時的暫托服務和幼兒中心服務只提供給6歲以下的小童,由2008年推出的鄰里支援幼兒計劃,只靠社區義工擔任社區保姆支援,沒編制、人數不隱定。對於6-12歲的小童,政府提供的服務更嚴重不足。
婦女要擔當照顧子女及獨力承擔家庭經濟的角色,外出工作的收入可能僅夠子女託管的支出,往往單親母親要被迫放棄工作,全力照顧子女。這將增加對社會福利的需求、也抹殺婦女的選擇就業發展機會。
長者或殘疾人士的家居照顧服務需求大資源少
香港人口老化趨勢將持續增加,而長者輪候入住資助安老院舍的時間長達32個月,雖然社會福利署透過社會福利機構提供了家居護理及復康照顧服務,但是名額郤少於5,000個﹔即使簡單起居送飯服務也只有17,000名額,總體服務對長者需求來說可謂杯水車薪。
而殘疾人士的家居照顧工作,基本上是要依賴家人,現實上則由家中女性(母親或妻子)承擔照顧任務。根據政府統計,殘疾人士的年齡中位數接近75歲,隨著殘疾人士老年化問題日益嚴重,及為減輕殘疾人士照顧者的壓力,專為殘疾長者設計的服務需求相當殷切。此外,殘疾人士院舍宿位不足問題仍然存在,故建議政府能夠經常性撥資,增加殘疾人士院舍宿位的名額,縮短院舍宿位的輪候時間。
增撥資源擴大長者家居照顧服務,一方面可加強對長者及殘疾人士的護理和復康服務,減少日後醫護的負擔,另一方面也可減輕家中女性的照顧責任,讓其有選擇就業或個人發展的機會空間﹔第三方面更可為基層人士提供就業機會。
家庭暴力社區支援
2008年政府增撥4,000萬元,增加對家庭暴力受害人在庇護中心及熱線服務方面的支援,但是單由社署保護家庭及兒童服務課(屬該署主要負責處理家庭暴力的服務單位)處理的家庭暴力個案數目亦持續增加。可見增撥開支的幅度未能追上家庭暴力問題的上升趨勢;虐待配偶及性暴力個案中央資料系統資料顯示,2008年配偶虐待個案共有6,843宗,比2007年的6404宗多出400多個。而2007及2008年的女性被虐個案中,佔當時整體個案的八成(分別為80.7%及81.5%)。綜觀過去10年的數字,較1998年只有1,009宗勁升逾6倍。
據以上資料,配偶虐待個案不斷上升,目前資源根本未能配合社會需要。所以聯席建議增加資源處理家庭暴力個案。
建議
政府應正視婦女勞動力的發展,要有機會和空間發展個人工作事業,才能達至兩性平等機會﹔政府也應正視社區照顧工作的需求、以及足夠照顧對家庭社區隱定的重要性。
我們有以下具體建議︰
- 增加社會福利資源,增加照顧者服務,創造照顧員工作崗位
政府應增加0-12歲兒童托管服務的資助,不能靠義工模式解決問題﹔不能靠婦女的傳統家庭照顧者角色去承擔社會服務的責任。政府應增加照顧者服務,創造照顧員工作崗位,包括0-12歲兒童的託管、接送上學放學、臨時託管﹔亦包括長者護理康照顧、及殘疾人士家庭或陪診服務等。
- 加強對照顧員的培訓工作,讓合適人士受訓成為社區照顧員
照顧員的任務,並非一般的義工工作,為了使交託照顧的家庭安心,要建立受培訓的照顧員的崗位,這既有助管理及質素保証。所以,建議增撥資源由社會福利機構培訓社區照顧員,及增撥資源建立照顧員編制。
- 建議政府在元朗、天水圍、屯門、東區、觀塘及葵青區等家暴高危社區,成立試驗性的「社區預防工作隊」,鞏固社區互助支援網絡,並及早預防和識別隱藏暴力危機的家庭。為更靈活地配合落實對抗家暴工作,聯席促請婦委會大力游說政府成立「預防家庭暴力基金」,以資助預防家庭暴力為目的的工作及服務,推動長遠社區與司法協作工程。
- 立即籌劃全民退休金制度,對承擔家庭照顧崗位和責任的婦女提供社會保障
雖然照顧員可釋放婦女的勞動力,讓婦女在工作和家庭照顧角色中有更選擇的空間和機會。但當婦女選擇自己留在家中照顧家人,社會應予以肯定、給予支援和保障。
最基本的保障包括退休金、全職照顧家庭的婦女應享有退休金保障﹔所以政府應在今年財政預算中撥出資源開始籌劃全民退休金制度,以保障全身照顧家庭的婦女。
現時以職業為基礎的強積金制度,只能為在職受薪的工人提供有限的保障,但對於承擔家庭照顧責任的婦女則完全置若罔聞,這也是間接扁低承擔照顧者任務的婦女的價值﹔所以,政府應成立全民退休金制度作為對家庭主婦的基本保障。
2009年2月24日
聯席成員
關注婦女性暴力協會 香港婦女中心協會 新婦女協進會 香港婦女勞工協會 群福婦女權益會 F-UNION 青鳥 香港婦女基督徒協會 香港女障協進會 香港職工會聯盟婦女事務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