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動態

聯署:提供充足社區照顧服務‧改善婦女發展狀況‧ 承認婦女勞動價值

今天是五.一國際勞動節,也是亞洲家務工日,因為在各地家務工運動的壓力下,國際勞工組織(ILO)終於開始為家務工考慮訂立國際公約,為爭取各地勞工運動的支持,所以今年五一定為『亞洲家務工日』,以顯示勞工力量和爭取家務工國際勞工公約的決心,承認家務勞動有價,爭取家務工尊嚴工作。

大部份從事家務勞動者,往往都是婦女。如同往年,香港婦女的生活水平及社會地位沒有提高,正正反映香港特區政府一直未能考慮婦女發展的需要,所以本聯席今年五.一以性別觀點檢視政府的施政,特別針對社區照顧服務需要與婦女發展的關係提出訴求。

婦女照顧貢獻不獲回報,反受剝削

一般來說,很多人認為香港的性別平等現況已有改善,可是因為傳統男主外女主內的性別分工概念仍然影響著我們的社會,以致照顧家庭的責任仍然主要由婦女擔任,不論是全港八十萬家庭主婦及內外兼顧的雙職婦女,還是本地的家務工及來自東南亞的外地傭工,每天也是無酬或低酬地堅負照顧兒童﹑長者﹑殘障者的角色,從而讓各家庭可以安心外出工作,可見全香港的正常運作也是有賴婦女作為照顧者的貢獻。

然而,婦女作為照顧者的貢獻一直未能獲得社會確認及支援,政府不但不在這方面作出撥備,還不斷壓抑婦女的貢獻價值。例如一直爭取的全民退休保障,乃是因為從事有酬的家務工及無酬的家庭照顧者都被排斥於強積金條例,而退休保障可使婦女年長後退休生活有物質支援,可是政府卻充耳不聞。又或是政府面對託兒服務需求時,只利用婦女義工方式擔任小朋友褓姆來回應育兒服務需要,這既不能滿足服務需要,也是對照顧行業的不承認,變相是對婦女的剝削。還有將外傭剔除在最低工資保障範圍,壓抑外傭工資的水平,亦是把家庭照顧工作的價值壓在其他工作之下。所以本聯席認為政府應提供足夠和有質素的社區照顧服務,因為這樣既可紓援有需要人士的服務需求、也可減輕婦女家庭照顧者的壓力和重擔、更可創造更多適合基層人士就業的崗位。

託兒服務嚴重不足

全港有約103萬名0-16歲的兒童,其中約有35萬兒童生活在貧窮線以下,(包括22萬來自低收入家庭,13萬來自綜援家庭)。在2009-2010年度有219間中心提供暫託服務,但在1999-2000年是有242間中心,反映服務規模這十年間減少了約一成。而且現有託管服務只在星期一至五,假期不提供服務,家長要自行接送子女參加託管,面對這些限制,婦女找工作十分艱難。

加上近年單親家庭數目增加,由2001年的5萬8千個增加至2006年7萬2千個,而其中女性單親家庭的數目佔80%,佔絕大多數的單親婦女更需要兒童托管服務。

另外,據統計處的資料,2008年約有150萬人工人平均7天的工作時數為45-48小時,其次是67萬人平均工作時數為多於60小時或以上,即平均每星期工作6日每日10小時。父母為了生計又未獲政府的支援,便被迫獨留子女在家,容易發生意外。

政府由2008年推出的鄰里支援幼兒計劃,只託管0至6歲幼兒,計劃需要家長到學校接送幼兒到服務提供者,這成為婦女在選擇工作方面所面對的最大難題。至於6-12歲的小童,政府提供的服務更嚴重不足。為了照顧子女或獨力承擔家庭經濟的角色,母親往往要被迫放棄工作,全力照顧子女,這將增加對社會福利的需求、也抹殺婦女的選擇就業發展機會。

長者或殘疾人士的家居照顧服務需求大資源少

香港人口老化趨勢將持續增加,然而長者輪候入住資助安老院舍的時間長達32個月,再加上社署透過社會福利機構提供的家居護理及復康照顧服務名額不足, 只有5,000個以下,即使簡單起居送飯服務也只有17,000名額,總體服務對長者需求來說可謂杯水車薪。而殘疾人士的家居照顧工作,基本上要依賴家中女性(母親或妻子)承擔照顧任務。根據政府統計,殘疾人士的年齡中位數接近75歲,隨著殘疾人士老年化問題日益嚴重及殘疾人士院舍宿位不足的情況下,故建議政府能夠經常性撥資,增加殘疾人士院舍宿位,縮短院舍宿位的輪候時間;增撥資源擴大長者家居照顧服務,以減少日後醫護的負擔,同時也可減輕家中女性的照顧責任,讓其有選擇就業或個人發展的機會,更可為基層人士提供就業機會。

建議

政府應正視婦女勞動力的發展,要有機會和空間發展個人工作事業,才能達至兩性平等機會﹔政府也應正視社區照顧工作的需求、以及足夠照顧對家庭社區隱定的重要性。

2010.五.一的訴求︰

  1. 增加社會福利資源,增加照顧者服務,創造照顧員工作崗位

政府應增加0-12歲兒童托管服務的資助,不能靠義工模式解決問題,不能靠婦女的傳統家庭照顧者角色去承擔社會服務的責任。政府應增加照顧者服務,創造照顧員工作崗位,包括0-12歲兒童的託管、接送上學放學、臨時託管﹔亦包括長者護理康復照顧、及殘疾人士家庭或陪診服務等。

  1. 加強對照顧員的培訓工作,讓合適人士受訓成為社區照顧員

建議增撥資源由社會福利機構培訓社區照顧員,及增撥資源建立照顧員編制。

  1. 立即籌劃全民退休金制度,對承擔家庭照顧崗位和責任的婦女提供社會保障

最基本的保障包括退休金、全職照顧家庭的婦女及家務工應享有退休金保障,所以政府應撥出資源開始籌劃全民退休金制度,以保障全部照顧家庭的婦女。

  1. 訂立家務工國際勞工公約,保障家務工

2010年6月,ILO將於日內瓦召開國際勞工大會,正式討論『家務工國際勞工標準』的文書初稿;2011年6月,ILO成員國各勞資官代表將進行投票,看看是否通過制定家務工國際勞工公約。家務工推動社會及經濟發展,同樣是勞動者,應與其他打工者,一視同仁,所以政府要推動訂立家務工國際勞工公約,保障家務工。

2010年5月1日

聯席成員︰關注婦女性暴力協會   香港婦女中心協會  新婦女協進會  香港婦女勞工協會  群福婦女權益會   

F-UNION  青鳥 香港婦女基督徒協會  香港女障協進會   香港職工會聯盟婦女事務委員會 

連絡人︰區美寶27200891(新婦女協進會) 馮嘉欣2770 8668(職工盟婦女事婦委員會)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