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動態

聯署:學界捍衛學術自由聯署聲明

螢幕快照 2020-02-23 8.08.36 PM

近月來,一些親中報章與內地官員,先後猛烈抨擊幾位敢言的學者。 香港科技大學社會科學部副教授成名由於早前公開支持五區公投,兩個月內被親中報章以十多篇文章狠批,形容他走極端激進路線,誤人子弟云云。至於港大民意研究計劃總監鍾庭耀教授最近所做的民意調查, 因為港人對「中國人」的身份認同創十二年新低,中聯辦宣傳文體部部長郝鐵川猛烈抨擊調查結果, 認為調查內將「中國人」與「香港人」分開,要受訪者二擇其一是不科學和不合邏輯的做法, 儘管鍾庭耀教授多次解釋身份認同與國藉之別和民意調查所採用的科學方法, 但郝部長與親中報章似乎充耳不聞,照樣對其口誅筆伐,如此非理性的指控令人咋舌。

這鋪天蓋地的謾罵,目的顯然不在於學術思辯,理性討論,而是企圖透過輿論壓力,去打壓學者在社會議題上的言論,以及試圖干預民意調查的結果,以達到維穩的目的。如吳志森曾言,「千萬不要小覷這些文章的威力,千萬不要高估任何機構掌權者的風骨,千萬不要以為他們會挺身捍衞言論自由學術自由。批判文章增加到某個數目,壓力累積到某種程度, 掌權者就會跪下。」

需知道,學者或知識份子,不僅是在象牙塔內,利用專業詞彙研究客觀理論,它更有其公共的一面。 著名文化批評家薩依德十分強調, 「在涉及自由和正義時」,公共知識份子理應「勇敢地指證,對抗任何有意或無意違犯這些標準的行為」。他們是為自己的信念發言。

這公共角色的體現,是因為背後有充份的言論自由學術自由,使學者能暢所欲言, 或者發表各樣的學術研究。所以我們不應保持沉默,容讓這些官員傳媒, 以輿論明目張膽地企圖干預自由,這是平庸的罪惡(Banality of evil)1。沉默只會縱容惡行。自由與價值,不會從天掉下來,只能依靠我們每一位去盡力捍衛!

捍衛學術自主!  捍衛言論自由!

註:撰寫聲明之時,相關報章尚未將矛頭指向文中以外的學者,截至現時,中文大學的蔡子強老師和理工大學的張超雄老師同受指責,謹以上文同樣精神,支持兩位仗義執言、熱心公共事務的老師。

發起團體:香港專上學生聯會

聯署團體 (排名不分先後):

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    嶺南大學學生會     香港科技大學學生會    香港大學學生會    香港理工大學學生會    香港浸會大學學生會    香港城市大學學生會        香港教育學院學生會    香港恒生管理學院學生會    香港中文大學新亞學生會     香港中文大學聯合學生會     (聯署團體還在更新當中…)

二零一二年一月三十日

1 這是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在其書<Eichmann in Jerusalem: A Report on the Banality of Evil>所提出的概念, 意指一個沒有甚麼狂熱或反社會性的心理狀況的平常人, 因服從權威而喪失了個人的理性判斷能力, 將邪惡行為例行化或合理化。借用到聲明, 就是指人因服從體制的權威, 默許官員和親中媒體打壓學術自主和言論自由的惡行。保持沉默,同樣是邪惡的行為。

聯署連結:
http://www.gopetition.com/petitions/%E5%AD%B8%E7%95%8C%E6%8D%8D%E8%A1%9B%E5%AD%B8%E8%A1%93%E8%87%AA%E7%94%B1%E8%81%AF%E7%BD%B2%E8%81%B2%E6%98%8E.html

聯署群組:http://www.facebook.com/events/157236827725664/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