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立法會地區直選候選人政綱分析
「性別平等政綱」十二條,分成︰政治參與﹑經濟與就業﹑停止針對婦女暴力﹑性別友善環境與服務﹑改革機制,全面推動性別主流化,共五個政策面向。我們從政府選舉事務署網頁(附連結)所提供的候選人資料,收集了他們的政綱進行分析,如另設個人網頁或所屬政黨的黨綱,也會一併參考。
以下是對今屆(2016)立法會地區直選候選人政綱的幾點觀察︰
- 不重視政綱或大話連篇均不可取
通常有政黨背景的候選人,政綱也比較詳細,此類候選人,儘管有部份其個人政綱流於口號式,未能提出政策視野,我們仍能從其政黨之政策綱領而推敲其立場;另外有部份候選人完全沒有在選舉事務署網頁提供政綱,也未能在互聯網上找到任何有關資料,莫說性別觀點,連向選民闡述其政治立場及政策理念的誠意也欠奉,市民也無從支持。
更荒謬是有政黨或獨立候選人運用既定的政策討論字眼誤導選民,如有候選人表示支持「全民退休保障」,但卻需加入審查機制,這完全曲解「全民」的概念。如此表現了候選人對議題不熟悉,更沒有性別敏感度。因為從性別平等的觀點去倡議「全民退休保障」中的「全民」概念,其實是強調要包括不在就業市場的市民,例如照顧者及沒有工作能力人士,以確認照顧者在非物質上的經濟社會文化貢獻,亦體現基本人權。市民必須留意這些魔鬼細節,亦不妨檢視候選人以及一些政黨往績,如若與政綱不符,大話連篇的話絕不可取。
當然,若候選人無視平等價值,立場封建保守,例如以道德之名,反對性傾歧視立法,打擊性工作者工作權;又或助大財團剝削市民,無視弱勢社群困境,例如反對全民退保﹑標準工時﹑縱容外傭中介公司向僱主及外傭濫收費用,與「性別平等政綱」背道而馳的,我們拜託市民VOTE THEM OUT。
- 候選人「性別主流化」概念模糊,缺乏倡議承擔
顧名思義,既是「性別平等政綱」檢視清單,當然要以「性別主流化」的框架去進行分析。「性別主流化」的意思就是在制訂法例與政策時,必須先要評估該法例或政策,對男/女/同志/跨/雙性別造成的影響及成效,繼而以評估所得,作為制定法例和政策的基礎,並以之作為監察政策推動的成效,此為促進社會性別平等的一項重要措施。
綜觀地區直選的所有候選人,均沒有提出如何加強推動「性別主流化」,只有一個政黨在其網站的中央黨綱中有提及性別平等是要「將性別觀點納入法律及公共政策制訂」,但這在政黨所屬候選人的個人政綱,均找不到性別觀點或性別主流化的字眼。可見香港參選的人士對「性別主流化」一來概念模糊、甚至未有所聞;二來即使認識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沒有全盤視野亦不會優先處理。
- 未具全盤性別觀點,徒具零碎口號訴求
我們強調性別平等,其相應措施應以創造有利每個人,特別是面對性別不平等的市民,得以自主自決為重。一些政黨或候選人的政綱中,也有提及「婦女事務」或「婦女政策」,但只是聊備一格,沒有倡議任何實質措施,又或假設婦女永遠只是受助人,從來沒有為婦女充權作出努力。亦有政黨只視婦女就業為解決經濟或失業率高企的手段,而非以婦女自主或實現基本人權為終極目標。
另外,有些候選人,因未能掌握性別主流化,所以在性別平等及保障女性權益上,都只能流於零碎保障。例如只提託兒服務不足﹑產假及侍產假不足﹑照顧者支援不足等措施,但未有看到傳統性別分工假借「天職」和「家庭責任」為名,要求女性擔任照顧者、為社會提供無償勞動以養育一下代及照顧長者、剝奪女性的個人發展機會;同時以縱容企業長工時制及歧視男性承擔照顧責任的做法,進一步使女性落入比男性更不利的處境——要不是成為雙職婦女︰忍受工作間歧視、但同時備受道德指責為未盡母職、或為了兼顧家庭責任而成為零散工並失去勞工保障;要不就是成為全職家庭照顧者,面臨失去經濟能力及沒有任何退休保障的後果;再還有就是對選擇不生育、單身、或與同性伴侶結合的女性加以標簽及歧視。這些問題均需要政府從就業、醫療、住屋、家庭崗位、由政府或社區作支援的照護服務、退休保障、人口政策及性別平等教育各範疇著手,以全民為對象,作通盤的考慮及政策規劃,絕非單單劃出一塊「婦女政策」便可敷衍過去。
雖然一些候選人,提出這些訴求,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但對於生活上處處面對挑戰的婦女來說,現況越快得到改善越好。所以有這些改善婦女處境的政綱即使零碎,但也不是不可取的。
總結:立法會議員需具性別敏感度
綜觀各候選人政綱,他們普遍對性別議題重視度較低;即使有個別候選人具「婦女/性別」政綱,但都流於於口號式訴求,或零碎的保障,而鮮有全面的性別分析及性別平等政策。
立法會議員身為政策制訂者,具性別敏感度能有助其通過之政策更有效應對不同性別人士的需要;本會固然希望各候選人/議員能多加努力以作改善。然而,責任並非只在個別候選人及政黨身上——婦女事務委員會自2002年推行性別(觀點)主流化,至今仍未成功「入屋」,到底婦女事務委員會以致政府有否認真審視自己的推行成效呢?
本會希望我們提出的「性別平等政綱」及對候選人政綱分析,有助市民作投票參考。同時我們也希望各有心的候選人,進入立法會後,能一同對婦委會及政府進行監督,並推動「性別平等政綱」的各項內容。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