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動態

行政長官與婦女組織就婦女事務交流會 新婦女協進會有關性別預算的發言稿

  1. 與世界接軌 盡快開展在香港推行性別預算的研究
    • 性別預算是將性別觀點主流化應用到性別預算過程,以性別評估為基礎的預算,將性別觀點整合到預算過程所有層面,透過重構公共預算的收入與支出具體落實各項政策及改善婦女狀況的承諾,達致真正的性別平等。
    • 香港作為北京綱領的締約地區,有責任實施性別預算,政府應盡快開展性別預算的研究,及長遠就性別預算立法。
    • 全球已有逾70多個國家、地區推行各階段的性別預算,包括澳洲、英國、瑞典及台灣等,其中法國及南韓已分別於2000年及2006年通過立法實施性別預算。
    • 台灣自2004年開始,內政部每年會邀請婦女團體就政府各部門與婦女相關的預算發表意見;以法國2000年預算法案為例,法案要求政府在提交預算案的同時,於附錄中列出每年在促進實踐社會性別公平的具體撥款。
    • 聯合國婦女基金(UNIFEM)於2001年10月在布魯塞爾的國際會議上提出希望到2015年時,全球所有國家已實行性別預算。[1]
    • 香港在性別預算方面遠遠落後於世界各國,不單特區政府至今從未就性別預算展開諮詢及討論、政黨亦沒有就此於立法會提出質詢或議案,學界及民間智庫亦鮮有這方面的研究,距離聯合國婦女基金期待於2015 年時,性別預算能在全球各國被全面實行的目標甚遠
    • 我們嘗試以性別角度分析2012/13年度的財政預算案:
    • 例子一:就業
    • 政府為了增加就業機會,決定「撥款2億2,000萬元支持建造業議會加強培訓,配合未來基建發展的需要」。些以基建為主的就業職位,又能夠為婦女創造多少個職位?
    • 根據香港統計處於2011年的數據顯示,建造業有明顯的性別分工,91%的從業員是男性,女性只佔9%。按此推算,2億多元的撥款,女性只可受惠於不足2仟萬,男性卻受惠逾2億。相反,如果政府願意撥款增加託兒服務這些以女性為主導的行業,便可令更多女性受惠。
    • 例子二:退休保障
    • 強積金政策令其他沒有工作、兼職工或零散工的市民均沒有此退休保障。
    • 以2010年的數據為例,香港的勞動人口參與率中,男成有近7成,而女性只得不足5成; 而近45%的女性因為料理家務而不參與勞動市場,遠高於男性的7%,同樣為了照顧家庭,令女性即使工作亦以兼職工為主。
    • 由此可見,由於政府以強積金代替全民退休保障,令以女性為主的家庭主要照顧者被摒除於退休保障以外,這些都是沒有性別角度的資源分配,造成政策及制度上的不公義,令女性的處境更不利。性別預算正是針對這問題的解決方法之一。

[1] Gender responsive budget, UNIFEM: http://www.gender-budgets.org/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195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