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動態

2023國際婦女節

今天是國際婦女節,不少機構發表了與婦女相關的研究,藉此提升對婦女身心健康﹑法律權益﹑平等機會的關注,以下是部分研究結果的撮要。


女青年會早前公布一項有關「婦女運動習慣及健康意識」調查結果,發現95%婦女運動時間不足,遠離世界衞生組織的建議標準。44%婦女在受訪期間表示自己有患病,當中部分更是長期病患者。

調查亦發現婦女對自己的健康關注度不足,會一年一次作不同類型檢查的人不算多。以身體檢查、乳房檢查及子宮頸檢查為例,超過八成人從來不做,或兩年才做一次,過半基層婦女表示由於檢查費用昂貴而卻步。

調查連結:

女青年會 – 95%婦女運動量不足  遠離世衛標準  忙於兼顧工作家庭 (2023.03.05)

https://www.ywca.org.hk/zh-hant/%E6%96%B0%E8%81%9E%E7%A8%BF/95%25%E5%A9%A6%E5%A5%B3%E9%81%8B%E5%8B%95%E9%87%8F%E4%B8%8D%E8%B6%B3


香港婦女中心協會在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期間,進行《照顧者睡眠質素及社區支援調查》,發現逾五成照顧者每天的平均睡眠時間少於五小時,有超過三成受訪者在「ISI失眠嚴重度量表」的分數為15-28分,即屬中度及嚴重失眠。

超過五成的受訪者屬於全職無酬照顧者,而近四成的照顧者認為照顧工作量多及經濟壓力導致睡眠質素差。78%受訪者收入低於2萬,但當中56%並沒有領取任何政府津貼。約五成是長者及肢體傷殘人士的照顧者 (長者照顧者44%、肢體傷殘人士照顧者3%)。

調查連結:

香港婦女中心協會 – 照顧者睡眠質素及社區支援調查|三成照顧者中度及嚴重失眠(2023.03.03)

https://www.womencentre.org.hk/Zh/Newsroom/Pressrelease/carerpress2023/

香港婦女中心協會自1992年開展「免費律師面見諮詢服務」,為受婚姻困擾的婦女 ,就家事法提供免費法律諮詢服務。

近十年使用「免費律師面見諮詢服務」的婦女由基層轉移到中產背景。家庭主婦、中港婚姻及領取綜援個案的人數比例有下降趨勢,而在香港出生、有全職工作、較高收入和較高學歷的比例則有所增加。

近年離婚的主要原因是自身受虐待及配偶在香港有婚外情。小孩的數量對離婚原因有影響因素,小孩數目愈多,愈大機會因配偶虐兒、未有支付家用或欠債而離婚。

過去十年,要求贍養費的個案數字平穩,而前夫拖欠贍養費的求助個案雖然近年只佔6.6%-8%,但根據家庭議會在2022年11月發佈的《香港離婚狀況進一步研究》指出,87.8%人士未能收足贍養費。

調查連結:

香港婦女中心協會 – 「免費律師面見諮詢服務」30周年暨圓桌會議

https://www.womencentre.org.hk/Zh/Newsroom/Pressrelease/roundtableconference2023/


孖士打 (Mayer Brown) 及Women In Law Hong Kong (WILHK) 在2022年進行一項調查,研究香港法律行業中,比較男女從業員遇到的性別偏見的比率,與及這些偏見如何影響女性法律從業人員的職業生涯規劃。

有23.7%的女性受訪者曾被「建議」改變職涯規劃或法律專業,而只有5.1%的男性受訪者遭受同樣經歷。女性因男性主導的職場文化或女性照顧者的身份,而被誤以為無意接受升遷,間接影響工作上的培訓機會及晉升可能,女性受訪者遇到以上情況的人數,較男性受訪者多近兩倍(38.2%比18%)。20.5%的女性受訪者曾在重要的工作會議上被無視或被質疑工作能力(20.5%比9%)。即使是少數能晉升至高層的女性,她們也較同職級的男性多負責瑣碎雜務。同時,女性法律從業員比男性經常收到關於她們穿著,外觀或行為不必要的評論。

調查連結:

Mayer Brown, Women In Law Hong Kong – Everyday Behaviour Project – Understanding Everyday Behaviour & Gender Equality Issues in Hong Kong’s Legal Sector (2023.01.12)

https://www.mayerbrown.com/en/perspectives-events/publications/2023/01/everyday-behaviour-project-understanding-everyday-behaviour-and-gender-equality-issues-in-hong-kongs-legal-sector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