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動態

「出櫃」(Coming out/Coming out of the closet)

2023 年 05 月 19 日

「出櫃」(Coming out/Coming out of the closet)理應是個人選擇,他人不能干涉,而「被出櫃」是指,在未經性小眾同意的情況下,公開其性取向或性別認同。不論事主主動向你出櫃,還是你從觀察或其他人得知事主的性向,都不能在沒有事主的同意下,向第三者公開事主的性取向或性別認同。 [...]

國際不再恐同日

2023 年 05 月 17 日

每年的5月17日是「國際不再恐同日」(International Day against Homophobia, Transphobia, and Biphobia,簡稱IDAHOTB),目的是增加大眾對同性戀、跨性別的關注與消除對雙性戀的恐懼,消除性小眾因性傾向或性別認同,而遭受歧視﹑身體或精神上的暴力。 [...]

女性主義下的母親角色理論

2023 年 05 月 12 日

女性主義詩人 艾德麗安·里奇(Adrienne Rich)的著作《女人所生》(Of woman born: Motherhood as experience and institution),在1976年出版,當中她以個人經驗及理論,仔細分析母親角色如何同時壓迫女性和賦予女性權力。 里奇將母親角色分為經驗(experiences)和制度(institutions),使女性一方面可體驗成為母親,另一方面亦可挑戰母親角色在父權制度下的問題。 [...]

女性主義對母親角色的思考

2023 年 05 月 10 日

母親節快到了,但你是否曾思考何謂母親角色 / 母職(motherhood)? 根據台灣學者俞彥娟的定義,母親角色是指母親所做的事,包括懷孕、生育和養育等。 由於女性具有生育能力,是女性與男性重要的生理差異,女性主義對母親角色有不少討論,她們思考母親角色的觀念如何形成﹑母親角色的觀念對女性的影響﹑母親角色的觀念如何解放女性。 [...]

女同志現身日 (Lesbian Day of Visibility)

2023 年 04 月 26 日

自2008年起,每年的4月26日被視為「女同志現身日」(Lesbian Visibility Day),以鼓勵女同志出櫃﹑發聲及爭取權益,同時亦聲援所有 LGBTQI+的女性和非二元人士。 女同志象徵了女性與非異性戀這兩種身份的交織——面對厭女及恐同的雙重歧視,處境與異性戀女性或男同志略有不同。「女同志現身日」正是讓公眾認識這個社群的特殊處境,與及我們可以如何互相連結。 [...]

台灣玫瑰少年葉永鋕 逝世23周年

2023 年 04 月 21 日

23年前的今天,台灣玫瑰少年葉永鋕離開人世,生前葉永鋕因陰柔的性別氣質,持續被同學欺凌。自國小開始便被男同學強行脫褲子「驗明正身」,被迫幫同學抄功課,人身安全亦遭受威脅,同學會在葉永鋕上廁所或回家途中打他,即使向學校反映,情況亦未有改善,以致葉永鋕長期精神繃緊,要繞路回家,亦不敢在小息時間上廁所。 [...]

為何女性參與STEM行業如此重要?

2023 年 04 月 07 日

科技應用在日常生活中無所不在,科技產品的設計可直接影響使用者的生活,因而需要更多元的觀點,包括女性的視角,令女性的生活經驗亦可體現在科技的設計及應用上。例如,在電單車設計上會考慮女性的身形﹑氣力﹑坐姿,電動工具或五金用品會配合女性較小的手型設計。 現時全球從事AI (人工智能) 相關行業的女性只佔22%,而Genevieve Smith與Ishita Rustagi在Berkeley Haas Center [...]

男生較女生擅長學習STEM?

2023 年 04 月 05 日

現時愈來愈多女生對STEM (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 的學科有興趣,但男女失衡的現象仍然存在。根據香港統計處的資料,2021/2022年度大學選修理學科的女性比例是37.0%,而修讀工程科及科技科的女生比例更只佔28.6%。 社會規範 (Social norm) [...]

資訊科技的發展令不同性別同等地受惠?

2023 年 04 月 03 日

什麼是數碼鴻溝? 數碼鴻溝 (Digital divide) 是指社會上不同性別﹑年齡﹑種族﹑經濟收入﹑居住環境﹑學歷﹑階級背景的人,在使用數碼產品(如電腦﹑網路﹑智能手機)的機會與能力上的差異,例如是否擁用數碼產品﹑能否連接網絡﹑應用數碼產品的能力﹑他們擁有的數碼產品的新舊及效能。 不同性別可以同等地受惠於科技發展嗎? [...]

未經同意下威脅發布私密影像罪

2023 年 03 月 20 日

劇集導演羅俊偉去年初,與一名女子進行性交易,期間拍下對方的私密照,日後再利用照片不斷要挾對方答應不同的性要求。如女方拒絕,羅俊偉則不停催促,增加要求,威脅把私密照公開,令事主長期承受極大壓力。 [...]

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委員會內有關香港政府如何消除性別歧視的建議

2023 年 03 月 13 日

聯合國的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委員會在2023年2月13日至3月3日期間審議了中國及港澳地區所提交的審議報告,並於3月3日發表了對於報告的建議文件(Concluding Observations)。 在社會的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上,不同性別的參與均十分重要,因此委員會均會特別檢視兩性及性少眾能否有效參與社會,並就此提出具體的關注及建議。 [...]

2023國際婦女節

2023 年 03 月 08 日

今天是國際婦女節,不少機構發表了與婦女相關的研究,藉此提升對婦女身心健康﹑法律權益﹑平等機會的關注,以下是部分研究結果的撮要。 女青年會早前公布一項有關「婦女運動習慣及健康意識」調查結果,發現95%婦女運動時間不足,遠離世界衞生組織的建議標準。44%婦女在受訪期間表示自己有患病,當中部分更是長期病患者。 [...]

積極同意模式可以在香港落實?

2023 年 03 月 04 日

香港不少與性罪行相關的條例,沿用至今已逾半個世紀,當中部分已不合時宜。在2012年,法律改革委員會(法改會)發表《強姦及其他未經同意下進行的性罪行》諮詢文件,當中包括訂立新的強姦罪定義,以及訂立一系列其他未經同意下進行的性罪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