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女性勞工面對的困境 2022 年 01 月 06 日 香港的女性勞工在未婚時的收入差距與男性並不算大,但當她們組織家庭及生育之後,因性別而出現的就業差距便顯現出來。 不少女性在結婚生子後,因為家庭內的性別分工,而承擔了大部份家務勞動及照顧責任,往往放棄婚前努力打拼的事業,而當子女長大了,這些女性有意重返職場時,卻因就業經驗的斷裂,往往只能轉往技術要求較低、同時待遇亦較差的工種,例如清潔、保安等工作,成為基層勞工。 [...]
家庭崗位歧視 2021 年 12 月 28 日 香港的長工時文化,令育有幼兒的僱員難以兼顧工作與家庭。 1995年生效的《家庭崗位歧視條例》亦禁止僱主因為僱員須要照顧幼兒或其他家庭成員而解僱僱員。 但拒絕超時工作(俗稱OT)的員工,往往會遭到上司及同事的排擠或冷言冷語、難以升遷,或者投閒置散,最後更被僱主以遣散或裁員為理由而解僱。 [...]
職場上的懷孕歧視 2021 年 12 月 13 日 女性在職場仍遇到不同的歧視問題,現時以懷孕相關的職場歧視最為常見。 根據《2020年僱傭(修訂)條例》,僱員可享有14週的有薪產假及支取80%的薪金。 但仍有僱主為了避免支付員工的產假開支,在面試時刻意探問求女性職者的生育意願、或收到僱員的懷孕通知後,刻意在工作上吹毛求疵、更改工作地點及職責範圍、延長試用期(以便可即時解僱而無須賠償代通知金)、要求僱員用年假進行產檢(而非有薪病假),務求令僱員「知難而退」,自行離職。 [...]
女性與男性的收入 2021 年 12 月 02 日 早在六十年代初殖民地政府管治時,香港女性公務員已開始爭取同工同酬。 可是,現時女性與男性僅在個別職業類別獲有相同的平均收入,女性往往獲得較男性少的薪金,而收入的差異同時出現在各個教育程度的組別上。 [...]
不同行業的男女比例 2021 年 11 月 22 日 雖然香港愈來愈多的女性投入職場,可是近十年間,不同行業的男女比例沒有明顯的轉變。 文書及服務業的基層職位仍然多由女性擔任,而經理﹑行政級人員及專業人員則主要由男性擔當,間接造成了女性收入中位數比男性為低的現象。 [...]
家庭傭工的幫忙 2021 年 11 月 20 日 香港在十年間增加了近13萬名外籍家庭傭工,同時家庭主婦的人數亦明顯下降,我們可以理解為外籍家庭傭工的出現,讓更多香港已婚女性得以在婚後繼續工作。 [...]
香港女性就業的現況 2021 年 11 月 14 日 香港作為國際都會,就業市場相當蓬勃,勞動人口中有不少在職女性。即使現時勞動人口中,男性仍是佔大多數,但近年兩者的參與率差距在數字上有稍微收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