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區美寶:被港府遺忘的性別主流化政策
明報: https://tinyurl.com/rqxe8ns
【明報文章】性別主流化是1995年聯合國世界婦女大會經由各締約成員通過的《北京宣言與行動綱領》中最重要的政策。2001年香港政府成立「婦女事務委員會」,宣稱其中一項重點工作是推動性別主流化(前稱性別觀點主流化),目標是推動香港社會邁向性別平等。
2019年聯合國婦女署明言,就《北京宣言與行動綱領》面世25周年,希望能在2020年聯合國婦女地位會議為其作全球回顧,所以邀請了各締約成員提交回顧報告。「平等機會婦女聯席」曾於2019年10月向婦女事務委員會詢問香港政府參與情况,但未獲回覆有關資料;同時聯合國婦女署已在其網站羅列了各成員按《北京宣言與行動綱領》的回顧報告,惟未能找到香港報告。
聯合國於2019年11月在曼谷聯合國亞洲總部舉行了3天回顧會議。本會派員以非政府組織(NGO)身分出席觀察會議,發現中國及澳門政府均有代表參與,履行責任,至於其代表表現如何暫且按下不表,但香港的位置只是空櫈一張。
以性別觀點審視政策內容
其實性別主流化是一套十分務實可行的政策工具,強調並非要在每個既定政策上都要另訂婦女政策,而是過程中都以性別觀點審視政策內容,尤其在新政策及措施實行之前一定要進行性別影響評估。遠的不說,就以警察自去年6月在反《逃犯條例》修訂連串示威中施放大量含化學物質的武器為例,不但參與示威市民會受影響,民居、學校、宗教場地及密閉港鐵空間都因警隊大量使用催淚彈而充滿殘留化學物質,情况已發展至公共健康問題,食物及衛生局長陳肇始卻極力辯稱武器所含物質對市民影響不大,後來又指出新手媽媽吸入過量催淚煙可能影響哺乳嬰兒,其實既然有這可能,食衛局理應於警方施放大量催淚彈的地區進行性別影響評估,但很明顯食衛局至今沒有跟進。
性別主流化的成效亦體現在公務員是否具有性別觀點,特別是部門主管,如署長、局長、司長及特首是否有足夠性別敏感度,若是欠奉,應加強培訓並安排考試,成績必須與升職掛鈎。於去年6月開始,有示威人士稱在被捕時及被捕後遭警員性騷擾,甚至有人指控在警局遭到強姦,但警務處長鄧炳強及有警民關係部門高層,非但沒有表示嚴肅徹查,對指控警隊施行性暴力行為只是馬上否認,甚至一再抹黑事主。警隊領導層這些言行均會影響遭遇性暴力事主報案的信心,同時亦反映了政府毫無決心打擊性暴力,由是觀之,政府在性別主流化培訓方面的成效實在教人失望。
香港政府不向國際社會報告,缺席國際會議,婦委會不回覆詢問,諸多失漏,而民間團體「平等機會婦女聯席」尚且在2017年為香港性別主流化做了研究報告,但政府及婦委會在這方面卻鮮有承擔。既然香港政府素來自稱為國際都會,那就必須履行國際承諾,馬上全面檢討性別主流化政策。
作者是新婦女協進會主席
[區美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