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義下的母親角色理論
女性主義詩人 艾德麗安·里奇(Adrienne Rich)的著作《女人所生》(Of woman born: Motherhood as experience and institution),在1976年出版,當中她以個人經驗及理論,仔細分析母親角色如何同時壓迫女性和賦予女性權力。
里奇將母親角色分為經驗(experiences)和制度(institutions),使女性一方面可體驗成為母親,另一方面亦可挑戰母親角色在父權制度下的問題。
「我只能有某種特定觀點和期望,這些訊息透過各種管道傳遞給我,比如說婦產科候診室中擺放的小冊子、我讀的小說、我婆婆的讚許以及我對母親的記憶等等。」- 里奇,1986
里奇認為母親角色的制度混淆﹑分裂﹑扭曲真正的母親經驗。里奇以自身經驗為例,當生完第三個兒子後,她向醫院提出已有三個孩子,不想再生育,醫院卻要求在進行絕育手術前,須先得到醫生和她丈夫的同意。里奇亦因養育兒子,而完全失去私人時間和生活,被迫放棄個人目標。她必須全心照顧孩子,以符合社會對母親的期待。
她認為假如沒有制度化母親角色的介入,母職會是獨特和強而有力的經驗。她形容母親角色是一個女人強烈地體驗她的身體和感情。在母親角色中,女性經歷生理和個性的變化,透過痛苦的自我要求和自我實現,而學到女人的「本能」,包括耐心、犧牲的特質。
即使後期研究發現,女性的母職經驗並非一致,而是受各人的種族﹑階級﹑教育和宗教等背景影響,但里奇的理論,釐清母親角色面對的壓迫,賦予女性權力的可能,對研究母親角色有重要的影響,亦啟發日後不少母親角色在社會建構下的歷史研究。
參考資料及延伸閱讀:
Adrienne Rich- Of Woman Born: Motherhood as Experience and Institution
https://books.google.com.hk/books?id=zHzmBgAAQBAJ&source=gbs_book_other_versions
俞彥娟- 女性主義對母親角色研究的影響 以美國婦女史為例
http://jwgs.psc.ntu.edu.tw/wp-content/uploads/2019/06/20-12-51.pdf
俞彥娟- 女性主義者對母親角色的批判:波娃和傅瑞丹
http://dx.doi.org/10.7077/JWH.200206.0311(doi:10.7077/JWH.200206.0311)
母職是創造而非失去——女性主義作家許菁芳:我有足夠時間完成一生想做的事
https://www.storm.mg/article/4780813
母職——巷口仔社會學
https://twstreetcorner.org/tag/%E6%AF%8D%E8%81%B7/
The Washington Post- Defining Motherh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