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情——六個異色小故事》-藍藍

藍藍是一個爽朗的高中女生,跟新相識的人,總可以很快打開話匣子。才十多歲,用不盡的是青春,但跟她聊起來的話,會發現她活潑之餘,在對話間流露出超越她年紀的成熟。這也許是因為她愛關心社會問題,亦有可能跟父母在她很小就離異有關,環境使人成熟。
十多歲的女孩子,平日的生活,就是跟同學嘻笑玩樂、在學校打球、看自己喜歡的書籍電影。然而在藍藍心中,現在排第一位,是自己的未來。藍藍喜歡美,喜歡藝術。她希望可以走藝術的路,用藝術來表達自己,進一步,就是以藝術來反映、推動社會,並令這個社會變得更美好。這一切不是少女白日夢中的空談,她已在積極備戰,準備報考藝術學校,為自己的藝術路作準備。
愛情是青春中少不了的話題,就算不談戀愛,也不會不對此有憧憬。談到感情,藍藍雖然暫未有戀愛的經驗,但她知道自己喜歡的,是同性。沒展開過戀愛關係,但內心中喜歡過不止一個人,那些令她心動的,全都是一些感覺可愛的女孩子。可以產生「感覺」的,也是女性。之前她就算有過喜歡的人,但除了跟對方交交朋友,卻沒有過甚麼進一步的行動。
藍藍現在暗暗喜歡一女孩,是她友儕圈內的一員。在交朋友的過程,藍藍知道對方並不喜歡女孩子。本來,她只是準備默默把自己的感覺放在心中。反正人生就是如此的了,自己想要的,未必可以得到。她把自己的心情跟一個好友分享了。好友在作文課時,以《藍藍暗地的戀意》為題寫了一篇文章,並在文中表示,有情感就應表達,反正她現在處於「甚麼也沒有」的狀態,如果藍藍表白了,即使最壞也不過是回到「甚麼也沒有」而已,沒有損失,總來得比日後抱憾好。中文老師對友人文章的點評是:青春就是要不顧一切!藍藍因此而受到啟發及鼓舞,下了決心在不久後將把自己的情感告訴心儀的她。藍藍已預見自己會被拒絕,畢竟對方喜歡的是異性。但若表達了,回頭看也不會感遺憾,總算對得起自己、對得起青春。
打扮傾向中性的藍藍,偶爾會被問到:「你喜歡男孩子還是女孩子?」若問題出於不熟稔人之口,她會答:「我不想討論這問題。」既然不熟悉,與人又何干?這樣答又是真誠的,沒有違背真實的自己。假如問的是熟悉的人,她則會坦言自己喜歡女性,即使對方對非主流的性傾向未必最接受。藍藍愛給實實在在的答案,不想加入矯揉或虛假。在藍藍的信念中,喜歡女性,是很自然的事,無須掩飾。她同時也相信,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只有忠於自己,生活才可以更美好。跟人聊起時,如以正面態度去回應,更可促進公平的氣氛。而且她也覺得自己不是太在意別人怎麼看。
藍藍唸的是女校,身邊TB並不少。可是從生活經驗她感到對部份女孩,「TB」不過像是「角色扮演」,是青少年「耍酷」的方式,因想令自己更型、形象更鮮明,甚至是出於一種炫耀才「投身其中」,並非出於自身真正的傾向,「動機不純」。
理它動機純還是濁,多些人「參與」不是更可以壯大性小眾的力量麼?也許是吧,但藍藍認為以性傾向作自我宣傳的花招的話,冒犯了「真心」的人。而一些人過份刻意的誇張表現,反而令對性傾向議題並不熟悉的社會大眾起了反感。本就不認同的人可能因此有了更負面的印象。人生要對自己誠實,表現應要出於真心。藍藍本身雖是打扮中性,亦喜歡女孩,她不覺得自己要被歸入甚麼類別,只是說自己是女同性戀者已足夠。
藍藍的姐姐知道她喜歡女孩子,但藍藍跟其餘的家人卻沒討論過這方面。她了解到家中有人擔心她會變成「喜歡女孩子的那種人」,反正自己現階段沒有交往的對象,她覺得又何必拿出來討論,令家人憂慮?
對於家人具體擔心的是甚麼?是暗暗覺得這樣不對?覺得有違常規?怕這會令藍藍日後的人生路較難行?還是怕在親友而前失面子?藍藍自己也不太肯定。可是她覺得,社會總認為女性要依靠男性,從心靈、生活至經濟,都要找個男性,才可作為最終的依歸。如沒了這「歸宿」,「你跟女孩一起?那你以後如何是好?」無論是單身,抑或對象是女性,都達不到終極的「美滿」。藍藍認為在我們的社會中,男女仍是不平等的,社會對男女的期望也不一樣,令女性多了不少困難,她坦言對此十分不滿意。
藍藍雖說暫時對感情沒有太大的渴求,對友誼、對學習、工作反而有更多的希冀。畢竟要遇上喜歡又合適的人,也不容易。但藍藍的人生才在起步,若以後有了伴侶,即使不知道家人的反應會是如何,她仍會選擇告訴家人,那是出於對自己的負責,也是對家人的愛。她堅信,縱使自己是同性戀可能會對家人做成衝擊,但如果她向家人隱瞞、甚至背棄她真正的傾向、背棄自己的快樂,不做回自己的話,那麼會造就了自己的不幸福。而個人的不幸福,間接會影響著身邊的人生活的素質,甚至造成他們的不幸。
藍藍說自己不會因為犯規而犯規,但是為了自己喜歡,在真正重要的事上,就要作捍衛。只要大家慢慢去學習及接受,問題就會易解決得多。也許未來會有困難及,但她相信自己個性強韌,並且有著極多的正能量,可以去面對一切。而且環視她的同輩,她覺得總體而言,大家對非主流性傾向的態度基本上是了解、包容,或已正常化至不當一回事。她相信在未來,像如自己這些非主流性傾向的人會越來越被接受。
思考問題:
●藍藍怕家人擔心她成為「喜歡女孩子的那種人」,為何成為同性戀會令家人擔心?非主流性傾向人士在戀愛路上,可能會比大眾多了些怎樣的困難?
●藍藍為何不想跟不相熟的人討論自己的性傾向?那些人會有甚麼可能的反應?
●藍藍的「不幸福擴展論」:「我不幸福,間接令我身邊的人也不幸福」,如何應用在整個社會上?如果「主流」把「小眾」強壓了下去,即使成功,表面上差異不再,但可能產生些甚麼問題?